曾经十连胜的国安 为什么最后还是败给恒大

作者:全网直播吧   发布时间:2019-08-13 15:30:07 浏览次数:531

  来源: 思远说 思远嘚吧嘚 

  当工体涌入了近6万名球迷,对于这场比赛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在这个夜晚,国安打了半场好球,但他们在下半场被打的没什么还手之力。即便国安主帅热内西奥表示打好最后8轮还有机会,但实际上联赛冠军的争夺悬念已经不大了。

  当争冠三国杀转向恒大一骑绝尘时,掉队的国安和上港心态恐怕会有所不同。上港还有两个杯赛要打,而国安的赛季看起来已经结束了。

  换帅是场“赌博”

  在输给恒大之后,有的人在谈刘欢的表现,有的人在谈主教练的临场调整,也有人在谈国安二转的运作。。。而在我看来,这几个问题其实是连锁反应;毕竟如果不换教练,我觉得施密特,可能不会在这么重要的比赛里用一个还没证明自己的球员登场。而国安新帅热内西奥的临场指挥赛后的质疑,凸显的还是他对于这支球队,对手下这批球员确实不太了解。。。当然新帅没有展现出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是正常的,既然新帅接手后也没有改变局面,看起来这次“赌”,赢面很小。

  赛季开始前的壮行会上,国安提出的口号是比去年更近一步;由于去年国安就已经进了前四,又拿了足协杯冠军,因此更近一步已经凸显出,他们的目标就是争冠。但是一开始在10连胜期间,施密特的态度还是比较低调的,在镜头前永远都是“我们只是赢下了一场比赛,比赛要一场一场打,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下一场比赛”。。。直到7月15日,在媒体座谈会上,施密特第一次公开提出了夺冠口号,而当时国安的领先优势只剩下两分了。之所以国安挑那个时间点喊夺冠口号,在我看来这是激励球队的一种方式。

  同样是7月15日的媒体座谈会上,施密特还说了阵容不会调整;但仅仅两天后,比埃拉伤了,随即整盘棋就彻底乱了。换不换外援?一开始施密特可能是不想换外援的;比埃拉很可能9月就能进行恢复训练,比埃拉对国安的战术运用实在太大了,如果能坚持住不掉队,一切都还来得及。但是连输苏宁、鲁能、建业,从足协杯出局,联赛也落后4分之时,球场上没有了战术核心的国安球员,踢比赛感觉都有点心慌。当国安处于崩盘的边缘时,他们确实需要调整。

  需要调整,调整的空间可以是外援,可以是教练,但换帅的时间点还是值得商榷的。如果是施密特带队输给了恒大,接下来无欲无求再换帅,可能大家都能接受。这一点我们想到了,国安的高层肯定也想过。那为什么要在那个时间换教练?当施密特在国安连续出现了虎头蛇尾的结局,换做是国安的高层一定会考虑,他有没有改变战局的能力?综合他来中国前两个赛季后半程的表现来看,或许在他们心中,这个答案是否定的。既然国安有着强烈的夺冠诉求,且俱乐部看到了施密特执教国安的上限,在不换帅很难夺冠的情况下,换个教练赌一把,逻辑上是没有问题的。但是选择换一个不太了解中国足球,过往成绩难说超过施密特的教练,这很难说是一个比较稳妥的选择。

  中赫的诺言已经兑现了

  高投入之后,却被恒大直接击倒,这是一个有些绝望的结局。但是对于中赫来说,即便他们接手国安以来,只拿到了一个足协杯,但总的来说,国安这几年的运作还是符合预期的。

  在2017赛季开始前的壮行会上,国安的投资人第一次在公众面前亮相;面对镜头,他向国安球迷给出了两个承诺。第一个是中赫接手后的运营时间不会低于26年,这样国安在中信和中赫手中,接力棒就传递了半个世纪;第二个则是要建立一个强者体系,要让国安永远站在中超强队之列,一旦有机会,就要冲击第一。国安的投资人提出的第二个承诺,其实跟“永远争第一”的口号很贴切;但是很显然,中赫接手时的国安跟承诺的标准相差巨大。当2017赛季的工体一次次被对手攻陷,国安只取得了联赛第9平队史联赛最差排名,这样的成绩不光外界不满,投资人同样不满时,在17年年底国安25周年答谢会上,国安的投资人说出了,接下来会将国安未来的发展规划以及如何进一步的目标清晰呈现出来。而这两年国安的运作,也能凸显出,他们确实是有想法的。

  由于中超整体投入上去了,可以在转会市场上流动的顶尖球员非常有限,其实国安的引援也遇到了一些麻烦,有一些引援效果并不明显,比如说胡延强、刘欢、入籍球员侯永永、包括如今外租到华夏有着出色发挥的池文一。但是我们也同样应该看到,在中赫接手时,国安只有张稀哲和于大宝两个国脚,而上一期国足集训国安被招入了8人。再考虑到池忠国、王子铭、王刚加盟国安前跟国家队基本没什么关系,张玉宁在回国前也有一年多没去国家队,李可在第一批入籍球员中,也是水准最突出的,可以说国安这两年的引援总体可以打个高分。

  而国安的引援效果,最直观的体现还是在成绩上。自恒大崛起后,很多俱乐部先后加大了投入,通过阵容的补强尝试挑战恒大。但是真正意义上花钱立刻见效,进入争冠集团的有谁呢?或许有人会说上港,毕竟上港进入争冠集团,确实是在买来大牌外援之后才出现的局面。但是上港的根基还是根宝留下的这批国内球员,目前上港的一线队中,国内球员只有于海和石柯是买来的。因此通过买人立马进入争冠集团的,这几年其实只有国安!

  客观的说,在牌面上,即便比埃拉没受伤,国安也很难说就在恒大和上港之上;但是只要国安维持现有的牌面,至少未来一两年,他们正常发挥依旧会是中超前三的水准,当然也有机会拿到冠军。因此中赫接手时承诺的,要让国安永远站在中超强队之列,其实已经实现了!

  国安还能更近一步么?

  虽说国安可以重新稳定的站在强队的行列,但是花了那么多钱的国安,在今年几近无望之后,未来也同样会有争夺冠军的夙愿。那未来他们有机会更近一步么?恐怕很难!

  从阵容结构的角度来说,国安阵中很多球员的位置和功能性都有些重叠了,比如说他们的中场堆了太多的中场技术型球员;但这些中场技术型球员只有奥古斯托具备拉边制造威胁的能力,且除了奥古斯托基本都很难抢到头球。在国安的两个边路,除了王刚外,没有第二个具备边路爆破的球员;而在国安的锋线,也没有一个稳定的射手。当国安在打恒大这么重要的比赛,派上一整个赛季都没怎么踢的刘欢,且于大宝今年已经被固定在中后卫的位置上,也可以凸显出国安的后防储备不是很丰富。当国安的阵容优势点和短板都非常的明显,或许打大多数球队,他们能确保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就可以赢球;但是到了强强碰撞的比赛,当国安的优势体现的不明显,反倒国安的短板很可能会暴露的比较明显时,国安要想在未来登顶也注定会面临更大的挑战。

  而对于国安来说,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目前国安的核心架构和不少轮换球员,依旧是80后。就拿打恒大的首发11人来说吧,平均年龄超过了28岁。而在本场没踢的主要球员中,朴成也30了,张稀哲和李磊也27、28了,本赛季时不时替补出战的吕鹏和于洋也30了,很显然国安的阵容结构已经有老龄化的趋势。再看看国安的对手,恒大那边本场首发上了5个95后;上港的中后场在颜骏凌身前,挑大梁的早就是一群93后,而上港97这批球员既是两年前的全运冠军,上港的球员也一直都是97年龄段国字号的大户时,上港的后备力量也是可以期待的。

  输给恒大,国安的确丧失了本赛季争冠的主动权,但是也给国安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除了继承京城不服输的精神,想要得冠,可能中赫国安还需要做一些主动求变。 

发表评论:
1.电脑端新用户可以发表评论了!
2.发言请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3.禁止发布任何宣传、广告、侮辱攻击他人、刷屏等信息.
     按Ctrl+Enter发表回复
评论已全部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