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8
新华社昆明6月8日电(记者岳冉冉)那部水中踢球小伙的“电影”终于画上了句号,而且是个“圆满”结局。
现实远比电影精彩。短短十天,布朗族小伙岩坎香的人生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刺激,甚至满足了一部自传体电影所具备的所有元素:寂寂无闻、一夜爆红、梦想破碎、重燃希望。
故事讲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小人物追寻惊天大梦的历程:一次偶然的机会,家住深山老林里的19岁小伙,因在村子小河里踢球的视频被发到网上,一下“火”了。人们惊叹于他独特的“习武”方法、感动于他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的热爱、心疼他赤脚练球晒得黝黑的身体、认为他必有天赋异禀的过人之处。
一夜成名后,小伙被一家职业球队邀请到省城试训。踌躇满志的他,自信爆棚,立志要进国家队。出发前,小伙花光了所有积蓄,买了一双300元的钉鞋,满心欢喜地认为这双鞋能带他“一球成名”。
这是他第一次到省会,亦是他第一次踏上天然草场。但伴随草香的,是业余足球与职业足球碰撞出的“血腥”。球场上真刀真枪的较量、短兵相接的对抗,让小伙迅速暴露出球龄短、球技差、无技战术水平、无团队意识的短板,甚至连他最引以为豪的体能,在6分钟跑测试面前,也败下阵来。
屡屡碰壁,处处受挫,仅一个上午,小岩就得出“自己根本无法吃职业这口饭”的结论。眼看自信被现实碾成齑粉,梦想破碎一地,心情低落的他已处谷底边缘。彼时,媒体大军蜂拥而至,甚至抛出了他父母的话题,这是压垮小伙的最后一根稻草,他崩溃大哭……
这是一个令人永生难忘的“成人礼”。一夜长大,也许就是这样。
如果边远山区能多建点足球场,如果足球能在农村普及,如果山里的孩子小时候能接触到足球,如果山村教师有教授足球的能力,如果爱踢球的小孩能再多一些……那么,像小岩一样爱足球爱到骨子里的孩子,也许能有多一些的选择权。
幸好,小岩是一个乐观积极的人。他告诉我,现实虽然残酷,但他就是有一股子韧性,可以被打败,但不会被打倒。看清了终极梦想的不切实际后,他很快自愈,并重建了一个跳起来可以够得到的目标——好好复习,考入大学,报考足球专业,毕业后当教练或体育老师,教孩子们踢球!
离开昆明的头一天,小岩去参观了云南的三所大学,从下午两点一直逛到晚上七点。他说,他能感觉得到,这些花园式的校园,现代化图书馆,还有标准足球场,都在向他招手。
6月7日,岩坎香坐上了返回景洪市的大巴。此时此刻,他应该正在高二189班上课,或是在宿舍看书。他答应过记者,一定认真复习,明年高考考到昆明。
鲁能全队签名球衣和韦世豪签名球鞋。
如果你认为,这就是“电影”的结尾,那也太不刺激。其实,片尾的“彩蛋”是这样的:岩坎香的故事感动了职业球星们,他们纷纷给小岩寄去了球鞋、签名球衣,还录制了情真意切的视频鼓励小岩继续追梦。这其中就包括韦世豪、刘洋及他们各自的俱乐部。
听说,小岩的偶像武磊也给他寄来了神秘礼物,邮包正快马加鞭赶往西双版纳州民族中学。
图片:受访者供图
视频:王安浩维
中文编辑:张悦姗
新媒体编辑:韦骅
签发:梁金雄
版权归新华社所有 未经许可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