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外国人都能像他这样,一切将变得无比和谐

2020-04-13

  伴随着防疫由境内转向境外,国人与外国人之间的矛盾频频出没于网络。

  真不能怪网友对这类事件如此敏感,网友要求并不过分,公平对待,一视同仁,可偏偏某些时候做不到公平。先有魔都居委会妙计安排洋女婿激起轩然大波,后有青岛插队三人组闹得舆论哗然,一周前的4月5日,又有朝阳群众发微博反应,大批外国留学生聚集在朝阳公园内,且不戴口罩。至于最后是如何处理的?

  已到现场进行文明劝阻。

  毋庸置疑,评论区再一次翻车,防疫防控日趋收紧的现今,居然还能有大批人员不戴口罩聚集……

  特殊待遇多了,便会引燃群众情绪,便会让人心生反感,便会无形中激化矛盾。进而导致舆情汹汹。其实很多时候相关执法机构处理并无大错,却仍难逃冷嘲热讽。没辙,谁让类似事件屡见不鲜,甚至时不时被当成“工作细致”进行正面宣传呢?

  问题随之而来,外国人在中国有没有正面榜样?

  有。

  谁?

  史蒂芬-马布里。

  球场上的马布里有人喜欢也有人反感,这很正常,毕竟马布里不是人民币也不是美元,做不到人人喜欢。不过球场之外,尤其是最近的马布里,俨然成为一个理应被赞扬的楷模。马政委的觉悟有多高?几件事足以说明问题。

  同样身为朝阳群众,相比那些不戴口罩在公园里聚集的,马布里从故乡纽约返回第二故乡后主动居家隔离14天,积极配合社区防疫工作。

  隔离期间,马布里既不出门瞎溜达也不要求不间断提供矿泉水,更没有让社区工作人员频繁代购西餐,坚持戴口罩的同时每天打卡测温,可谓不折不扣执行。解除隔离后马布里还主动与工作人员合影,并得意的表示“居委会的姐姐夸我表现优秀。”

  这算不算榜样?

  解除隔离后,马布里马不停蹄张罗善举,他以北控主帅的身份捐款十万元,并带动队员以及球队其余成员,总共募集到200万元的善款,这笔善款已经于3月30日捐赠至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

  这算不算榜样?

  除主动配合防疫工作,遵守中国法律外,马布里还牵线搭桥,为家乡纽约筹备口罩。众所周知,纽约是目前美国疫情最严重的一个地区。为了家乡人民,马布里挺身而出为纽约购买口罩,他已计划为当地相关医疗机构采购1000万只口罩。

  如你所见,在纽约被炒到7.5美元的一个口罩,马布里可以以2.75美元的成本价拿到。对于自己的义举,马布里这样说道。

  “我终归是来自布鲁克林,我在纽约有许多家人朋友,他们都被疫情影响到了,所以我知道这种时候他们需要口罩。”

  这算不算榜样?

  你得意识到,十多年前的马布里,在纽约有多落魄。曾经的纽约之子,尼克斯球迷的宠儿,到了生涯后期人见人嫌。他们说马布里是毒瘤,是球霸,是薪水小偷,甚至说他快要精神分裂了。人言可畏,曾经的性情中人变得自暴自弃,甚至打开摄像头,吞了口凡士林……

  独狼穷途陌路时,有人告诉他,或许可以去东方碰碰运气。马布里点点头,当时在看来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他来了,从大洋的另一头来到这一头,却意外迎来新生。

  从山西到佛山,再到北京,桀骜不驯的孤独男人终于让自己的灵魂得以安放。四年三冠的球场成就之余,球场外的马布里或许更加令人肃然起敬。没有架子,没有特权,他只想让自己成为普普通通,生活在中国生活在北京的一位市民。

  政委二字,七八年前是对马布里球场优异表现的戏谑;时至如今,感觉真有内味儿了。

  把目光放长远些,你会发现马布里希望的不仅仅只是在中国生活,发展,更希望自己能在中美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并设法通过自己的努力,增进中美之间的沟通与了解。

  同时马布里还期待能通过自己现身说法,让美国人意识到防疫工作的必要与紧迫,先前接受《中国日报》的专访时,马布里是这样说的。

  “尽管中美两国文化与治理方式有很大不同,但在中国已经被证明有效的方法,诸如全民戴口罩,14天隔离与方舱医院等防疫措施需要在美国推广,我已经在中国待了十年,完全理解这些措施的必要性和有效性,然而美国人仍不理解,他们出门还是不戴口罩,可能需要时间甚至很大代价才能让他们明白这个病毒的重要性,才能做社交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