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正经历最动荡的150天 会有停摆的风险吗?

2020-03-04

  
NBA今儿下发了一份预防新冠病毒的备忘录,里面大致提到以下要素:
1、出入球员通道口时,与球迷的击掌改为击拳;
2、避免接触球迷用品,例如签名笔、篮球与球衣等等;
3、新秀联合试训、全球篮球峰会等聚集性活动会被限制,甚至取消。
4、一旦有球员被感染,将肯定会缺席两周。
以下四条,无非是预警并要求球员做好防范工作,因此目前问题的核心在于,花旗的疫情目前处于什么阶段。当下而言,花旗总共105人确诊,治愈3人,死亡6人。
乍一看人数并不多,但冠状病毒这玩意儿一旦发作起来,增长率会呈几何数倍增,即被感染人数会在短时间内剧增,从而导致失控。这一点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有相应案例,不赘述。

  
因此这份备忘录的实质,无非就是“提醒大伙做好基础防范,然后听天由命”,与“没有人比我更懂冠状病毒”的金毛大统领一对比,颇有几分相映成趣的感觉。可防可控嘛,致死率又不高,做好一些相应的措施就行啦。
问题就在于这些措施是否真的可行?
众所周知,NBA是在封闭的球馆进行,两万左右的球迷在中央空调开足马力使劲吹的球馆内大喊大叫,手舞足蹈,主队起势指不定还会相互击掌甚至拥抱。但众所周知的是,病毒除了飞沫传播外,病毒还能通过气溶胶传播,这是2月上旬便得出的权威结论。
气溶胶很好解释,凡是稳定悬浮在空气中的物质,都能被称为气溶胶,一旦被人体吸入,便形成传染,因此可以被定义为空气传播。再直白点儿讲,《瘟疫公司》里便有空气传播的选项,玩过的都懂,空水鸟,传播三大杀器,来无踪去无影,防不胜防。
举个最通俗的例子就是————

  
某球馆内出现了一位球迷,他并无发烧发热气喘不匀的症状,只是有点儿咳嗽,顺带打了几个喷嚏。咳嗽或喷嚏嘛,司空见惯,不足为奇,可偏偏这老哥是病毒携带者,于是除周围的球迷遭殃外,球员也存在相应风险。毕竟篮球是一项高对抗的激烈运动,大口呼吸乃家常便饭。因此一旦病毒携带者坐在二层看台还好一些,若是坐在距离球场相对较近的一层看台……如何避免球员在不经意间中招呢?
再退一步讲,球员中招好歹还是小概率,可球馆内的球迷呢?毕竟备忘录里只是再三嘱咐球员注意相关事宜,可没有提到球馆或球迷,同时出于可操作性考量,不存在对每一位入场球迷做基础体温测量的可能。所以无形之中就埋了颗雷。
不爆则矣,万一爆了,事便大了。

那为啥不未雨绸缪,选择更激进一些的措施呢?
说到底,还是出于经济考量。

  
NBA的收入来源,总体来讲无非票房、电视及网络转播收入,与赞助商这三块。而本赛季的现实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电视与网络收视率大跌,令转播机构相当不满;赞助商方面,本土姑且不论,海外赞助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掉了一块;如今若是为了防选择闭馆比赛,以试图做到万无一失,联盟还活不活了?各支球队还要不要恰饭了?
没辙,现今这阶段只能佛系防疫,真没法要命不要钱。类似的案例在意大利也有发生,意大利确诊人数都已经破2000了,都这份上了意甲还没停摆呢,几家俱乐部与意足协之间还就空场不空场,改期改到啥时候扯皮呢。
把话题拉扯回来,联盟接下去是凶是吉,就真的只能祈祷上帝保佑了,祈祷球馆内千万别混入感染者,封闭场馆大伙距离近互动还频繁,真要混一两个进来怕是得传一大片,这真要有大批球迷中招,那就是不停也得停的节奏。

  
各位老乡都知道,Doggy不是预言家,无法预测走势会向哪个方向发展。指不定真的可防可控虚惊一场,花旗地广人稀是其一,目前全国上下只感染了百来号是其二,中国相关经验可借鉴是其三,三类因素同时作用,未必就会给NBA造成多大影响。
只是万一混不过去,届时多半得抓个背锅侠出来背锅,身为联盟话事人的光头能跑掉?
光头很是焦虑,先帝中道崩殂后,基业原本大好,可偏偏最近一段日子流年不利。先是与中国市场闹僵,紧跟着收视率大跌,裁判连番捣乱,如今又跳出个病毒作祟……一出接一出,令好端端的联盟变得无比动荡,各种状况层出不穷的发生。再翻翻台历,联盟发送抗疫备忘录是2020年3月3日。

  
距离2019年10月6日莫雷狺狺狂吠引爆炸弹,不多不少,刚好15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