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1.9秒奇迹绝杀没想到竟是个天大的错误

2019-12-08

  在有些时候,迟来的公正真的不算公正……

  12月7日,CBA公司发布第13轮、上海男篮主场对阵青岛男篮的第四节最后两分钟执裁报告,而这份报告也将一个极其失望的现实摆在了所有人面前:最后时刻三次犯规的判罚都出现问题,其中一次计时员错误地使计时钟多走了3秒,一次使用了即时回放系统。最为关键的是,导致麦卡勒姆绝杀罚球的犯规判罚出现错误,麦卡勒姆抢断未获得球权,拥有球权一方犯规,应该判罚对方队员在最靠近犯规地点掷界外球。

  裁判的这次误判,的确“杀死”了比赛。而且因为裁判的误判,不仅让青岛男篮最后时刻的疯狂追分没有意义,让焦海龙在仅剩1.9秒反超比分的“准绝杀”没有意义,也让麦卡勒姆错误地从“失败者”成为“绝杀者”——如果没有罚球,0.3秒指望上海男篮重演贺希宁的那一幕,也根本不现实。

  总之,一场极其富有戏剧性的比赛、一场跌宕起伏几乎堪称经典的比赛,因为裁判最后时刻的误判,最终只能成为本赛季CBA赛场的一个“污点”。联想到青岛男篮在裁判做出错误判罚之后的不满,以及裁判面对青岛男篮的质疑不为所动的固执,这一“点”,真的让人有太多理由对于当值主裁感到愤怒,因为裁判毁掉的也许是一场比赛,但裁判毁掉的,还可能并不仅仅是一场比赛。

  本赛季的CBA赛场的确有很多的变化,而这其中,裁判现场为球迷解释吹罚理由,绝对是其中的一个亮点。此外,相比于之前几个赛季,更加频繁的第四节最后两分钟执裁报告,也同样算是一个亮点。

  不管是裁判现场答疑,还是几乎每场比赛都出现的执裁报告,其实都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回应各方对于裁判的质疑,建立起CBA的公信力。

  CBA的公信力建设和维护,需要的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而作为维护公信力一个重要环节的裁判们,更应该明白自己肩上所担负的责任:他们的每一次正确判罚、尤其是顶着压力的正确判罚,就是为公信力再增添一个有力的“砝码”;但他们的每一次错误判罚、尤其是关键时刻的错误判罚,却又可能让CBA的努力付诸流水。

  将一次错误的判罚上升到这样的高度,究竟是不是有些过分?这个问题也许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但这场比赛最后时刻的错判——最后两分钟内还有另外一次对青岛男篮不利的错判——却的确改变了一场比赛的结果,也让对CBA的进步持怀疑论的人,多了一个继续批评CBA的理由。

  这次错误的判罚,的确是有太多令人失望的理由。也许唯一让人“欣慰”的是,敢于直面不足、敢于“自曝家丑”的CBA公司,毕竟最后给了赵泰隆和青岛男篮一个迟到的公正。CBA公司用自己的行动证明,CBA的确渴望赛场上不断出现绝杀,但CBA并不需要通过一个存在缺陷、经不起检验的绝杀来“装点”自己。

  面对裁判的错判,CBA公司的确做出了最为正确的选择。这一点,的确值得所有人对于“不护短”的CBA表示尊重,但尊重之余还是有一个小小的疑问:出现错误并且坚持错误的裁判,究竟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总是在事后给一个迟到的公正,真的有意义?青岛男篮的失败无法改变、赵泰隆流下的眼泪只能擦干而已。

  欢迎转发,让更多人感受中国篮球的正能量!

  长按下方二维码,点击识别,即可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