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协新班子看上去很美 压力动力同在还得看疗效

2019-08-26

  稿件来源:21世纪体育

  撰文 秦云(图片来自:中国足协官网)

  看上去很美,我是在说对中国足协新班子的第一印象。

  8月22日,中国足协的第11届会员代表大会,选举出了新的领导班子。就人员构成来说,这个班子有些“标新立异”。

  中国足协的新一届执委会共计35人,包括主席(1人)、副主席(3人)、秘书长(1人)。除了足协主席办公会的五名成员,执委会其他委员共计30人,来自体育(不含足球)、足球、政府、企业、媒体、教育等行业,改变了以前班子成员基本上来自体育和足球系统的“传统”。

  中国足协原来的执委会成员或副主席(非专职)们,大多来自体育系统或足球圈,圈外人士不多。所以,一直以来,中国足协整体来说特立独行,和时代格格不入。尤其是经营和运营理念,都还故步自封在陈腐的专业体育时代。阎世铎时代,中国足球出现G7逼宫窘境的时候,阎世铎的豪言壮语就是:“天塌了有高个子顶着。”而谢亚龙、韦迪、张剑主持工作的时候,中国足协基本上就是传声筒的作用,基本只有行政执行职能。

  所以,那么些年里才有暂停升降级豪赌世界杯、国奥打中超(或中甲)、南北分区赛制、一刀切的U23新政,诸如此类决策或接近决策的动议。最终,中国足球不停折腾,其水平也就从2002年韩日世界杯的昙花一现后江河日下,连续四届世界杯外围赛只能在亚洲范围奋战。尽管21世纪初期,中国足球的衰败是多种因素造成。不可否认的是,在包括足球在内的体育系统内选拔中国足协领导班子,已经不适应中国足球的发展。

  中国足协这届班子的执委会35人里,体育系统出身的8人:王禹平、开沙尔·阿比提、刘卫华、闫占河、杜兆才、李克敏、张剑、张延矛;足球项目出身的11人:马明宇、付翔、刘军、孙雯、孙葆洁、杨楠、吴刚、沈祥福、邵佳一、高洪波、辜建明;地方政府负责人2人:刘志才、张爱军;企业界人士8人:乐庸文、刘奕、许明、孙华、张亚东、易仁涛、陈戌源、戴晓微;媒体3人:许基仁、张嘉树、薛原;教育系统(含教育行政部门)3人:王超、王作开、高军。体育和足球系统人士19人,占了绝对多数,但是比重是不算过大,毕竟其他行业人士占比也到了45.71%。

  企业界人士进入中国足协执委会,由来已久。但是本届多达8人,特别是陈戌源、刘奕进入了中国足协最高决策层,势必会对中国足协来带深刻影响,这个变化也是前所未有。

  本届中国足协的主席团(和历史上的主席办公会类似),组成人员是很有意思的:主席陈戌源,是上港集团前董事长,也是中超上赛季冠军上港俱乐部“老板”;副主席杜兆才,是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算是传统体育系统的代表;副主席高洪波,是前国脚、国足前主帅,也是男足的代表;副主席孙雯,前国脚,前世界女足小姐,也是女足代表;秘书长刘奕,长期从事球员经纪、足球产业运营,在中国足球圈也是老人。五人中,人们至少认为其中四位都是“足球内行”,加上其中两位在企业管理和产业运营上的优势,理论上做到了合理搭配、强强组合;五人中,四人都和上海这个地方有着深厚的关系,共同语言很多;……

  看上去很美,是这届中国足协班子给人们第一印象的成功,但也是压力。在陈戌源们的带领下,中国足协需要有新的表现,中国足球需要有正确的发展方向。人们更需要的是,中国足球实实在在的变化。就像八爷说的:足协多说无用,还是要看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