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孔子看艾克森归化 开放吸引人才足球才能繁荣

2019-08-22

  稿件来源:方寸 方寸天地 公众号

  足协公布了新一届国家队大名单,艾克森入选。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一位完全无华裔血统的球员,如今成为中国职业足球的本土球员,成为国家队的一员,这是中国足球与中国职业足球史上的第一例,必定成为一个事件,必然成为热门话题。

  此时,有一种必须说点什么的冲动。说什么呢?关于艾克森,大家都熟得很,没有什么好说的。关于归化,大家都说了不少了。想来想去,还是说说孔子吧!

  孔子是鲁国人,当过汶上县的第一任县长,后来还担任过司空等职务。司空大致相当于今天的科技部、水利部、住建部部长吧。钱穆先生认为,孔子是少司空,也就是副部长。孔子在鲁国担任要职,但他却不是地道的鲁国人。孔子的祖上是殷商贵族。周灭商汤后,那些遗老遗少大多被集中到宋国。这些人的特点是:僵化、封闭、保守。不过,在他们自己眼里,这叫“贵族精神”。其中宋襄公的“泓水之战”,就是这种“精神”的集中反映。这一仗,宋国输得很惨。

  孔子的先人为了避难,逃到了鲁国。这是孔家的一段伤心往事,这里不得也罢。孔子的父亲是位猛人,打仗是高手。到了66岁还是MM们心中的男神,娶了位年仅15岁的妹妹,生下了孔子。孔子过去是鲁国人,现在,没有几个人说他是鲁国人,大家都称他老人家为中国人。孔子一辈子去过十多个国家。他老人家可能没有想到,他去过的这些地方有朝一日会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叫做中国。

  历史上,中国有几百个民族,经过时光的融合,现在只有56个了。严格来说,现在纯种的汉人并不多。比如,有考古研究者认为唐太宗李世民是鲜卑人,有鲜卑血统是可以肯定的。开放是进步的标志与前提。人才交流就是开放的重要内容之一。没有开放包容,就没有辉煌伟大的中华文明;没有开放包容,就没有今日繁荣昌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们对新事物都要有一个接受的过程,习惯了就好了。随着中国由富变强,一定会有更多外国民族的优秀人才加入中国。几十年几百年之后,他们的后裔也许会自称汉族,又或者那个时候已经没有人关心自己是什么民族。中国乒乓球优秀人才已经走向世界各地,他们有的代表其它国家参加国际比赛,有的则默默无闻地推动所在国家或地区的乒乓球发展,这对中国与其它国家都是好事。

  任正非老爷子最近说,未来的小孩子们,将不再有国籍的概念。其实,马克思早就说过了,当生产力高度发达的那一天,国家就没有了。

  艾克森也就是换个“单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