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8
稿件来源:小贝 贝克足球
16日,上海上港著名的球迷组织“天狼星”球迷会官方发布了一则公告,内容显示:因组织内部分上港球迷与申花球员合影,“造成不良影响”,被该球迷组织开除、并入会员黑名单。
事件起因源于当日上海上港和上海绿地申花两队同在浦东机场登机,与中国足协的官员同包一机前往卡塔尔多哈参加本赛季姗姗来迟的亚冠小组赛。
这样被疫情而造就的历史性时刻,也吸引了不少球迷前往送机,于是就发生了上港球迷和申花球员合影的争议一幕。
‘在机场与曹赟定合影的上港球迷’
这一新闻在中超已经落幕的新闻枯竭期,迅速引发轩然大波,尤其以各家各路球迷的“群嘲大讽”为舆论主流。
如“上港球迷小家子气”、“合个影而已,有必要吗”、“上港球员/官员也和申花队员合影了,怎么说”……为大部言论观点。
‘天狼星公告’
理性而言,第一种和第三种发言是比较无谓的,尤其是第三种,球迷作为情感的投注方,和作为“打工人”的、可以自由转会的球员/官员显然不同。
对于后者来说,身上的球衣在理论上仅是雇主的象征,而非信仰般不可捷越。
但是球迷是不一样的。
选择了哪一只球队作为主队,就意味着你与其他所有这个地球上的球队均完成了切割,你只能效忠和支持这一支球队。
就以本次事件的另一主角上海申花为例,2017赛季足协杯1/4决赛上海申鑫主场对阵江苏苏宁易购,由于近水楼台且申花球迷与江苏球迷存在一定的恩怨,超过500名申花球迷自发前往金山体育场为申鑫助威。
然而这样的举动很快得到了申花部分球迷组织的严肃回应:
‘一生一队,这是原则’
所以在中国,动辄出现“亚冠赛场一致对外”、“全国球迷都应该支持某队打亚冠”的言论,非常之可笑且可悲。
至于上港球迷“小不小家子气”,这也不是笔者可以去评判的。
从过往新闻观摩,上港球迷这个群体,曾出现过瞒着家人、用退休工资给球队和球迷会捐款的“施妈妈”(2015年因脑溢血逝世),也曾出现过2016赛季主场对阵广州富力比赛中与富力远征军互换球衣、高喊“富力加油”的中外看台少有场景。
‘值得称道的上港球迷’
值得一提的,那位拿退休金支持上港队与上港球迷活动的奶奶辈球迷,正是天狼星球迷会的一员。
所以,以因仇视同城死敌而做出激烈反应,进而判断一整个球迷群体是否“小家子气”,恐怕并不客观。
毕竟,因敌视而做出过激行为,疯狂的欧美足坛自不必语,就是在中国足坛、甚至单论在上海足坛本身,这么多年都发生过无数起。
过分聚焦于上港球迷,评论方向实在不够正当。
典型的,自然就是2016赛季德比后申花球迷大闹孙祥妻子饭店,以及2017赛季申花球迷在上港亚冠比赛时于看台高举申花围巾之举……
‘共敌为友,申花球迷和日本浦和红钻球迷越走越近’
当然,这样个例的极端行径,也并不能够就折射向整个申花球迷。彼时,舆论炮火对准上海滩的整个蓝色拥趸,同样是不理智的。
在足球场上,特别是在看台之上,“仇恨文化”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一支球队或一支球迷协会,其特定的爱恨对象,彰示着它的价值观和历史的长短。
如这次合影的对象曹赟定,其球员个体与上港前身东亚、与上港前头号本土球星武磊、与上港缔造者徐根宝,都颇有渊源,因而会激发上港球迷情绪。
不禁试问:石家庄球迷组织会允许石家庄某一球迷与王栋合影吗?国安球迷组织会允许国安某一球迷与黄博文合影吗?
在看台上,有道德,但没有中庸;有理性,但没有圣母。
立场胜过一切,阵营高于所有,这是全世界‘看台人’的操守,也是区分“球迷”与“观众”的红线。
就上港球迷来说,经过多年繁冗复杂的恩怨堆积,当前上海绿地申花这支球队以及庞大的申花球迷,就是他们不共戴天的敌人——反之,对于申花死忠也是一样。
在上海,你很难去寻到所谓“红蓝双料”。如果真的有,那这样的“球迷”只会同时被两边不待见。
过去,曾有著名蔡姓申花球迷与上港球星合影,同样遭到了蓝血人的不认可。
本次的上港球迷事件,未发酵之前,舆论的态度也是比较“正常”的,均是对这四人的行为提出质疑和不解,并未出现太多天狼星做出官方处罚后的“集体圣母式群嘲”现象。
‘事件初始,舆论尚属正常’
放大到中国足坛,这样的球迷敌视案例也同样太多。
过去由于京津德比的火爆异常、国安球迷与泰达球迷的空前对立,杨昊和杨智甚至在2009年代表国家队对阵巴勒斯坦比赛时、在泰达体育场都遭到天津球迷持续90分钟的高分贝谩骂——倔强的高洪波(北京人)坚决不换人。
哪怕二杨当时身穿的是国足的战袍,哪怕杨昊为了平息天津球迷的怒火主动亲吻国旗,仍然无济于事。
‘被天津球迷极度排斥的杨昊’
这就是球迷立场,无可厚非。
与今天上港球迷行为类似的,今年7月份的英国,有一位曼城联球迷,因为与曼城联同城死敌——曼城的阿尔及利亚球星马赫雷斯合影留念,而遭到了公司的解雇。
这位曼城联球迷名叫克雷格·威利斯,他是一个铺路工人,号称“曼城联铁杆”。他在看到马赫雷斯在自家公寓附近闲逛时,忍不住去拍了照。
事后37岁的威利斯表示:“我拍了这张自拍是想给我最好的朋友,他是曼城球迷。我支持曼城联,但我并不是每天都有机会能看到这样级别的球星。当时我正在工作,他(马赫雷斯)朝我的方向走来。于是我问他是否可以和他一起拍张照片,他回答说没问题,然后就向我走过来了。于是,我和他拍了照片。”
或许又有朋友要揶揄:“人家欧洲足球是什么级别、什么水平、什么历史积淀,你中国足球能比吗?”
这,也就是“上港天狼星至于吗”言论的思维本源。
恕我直言,正是因为有这样自贱自戕的思想,在中国足球的舆论场,才会诞生“我虽然是xx球迷,但我支持xx(另一队)打亚冠!这是中国整体的荣誉!”如此幼稚且轻浮的口号。
同时,这样的认知也是间接导致中国足球作为一个极不成熟的文化体,在中国社会民间得不到公众尊重和广泛理解的原因。
作为行业极为重要的参与者之一,‘球迷’,本应是构筑足球文化向专业和职业迈进的关键一份子,但是中国球迷阶层本身都良莠不齐、乃至无知无畏,就更无法去要求行业里其他参与因素的强大。
试问,皇家马德里夺得欧冠,巴萨球迷会跟着庆祝吗?沙尔克04破产,多特蒙德死忠会哭泣吗?
难道,你要举着“西班牙国家足球利益”和“德国国家足球利益”的大棒去吆喝?
一个被道德绑架所束缚的国家舆论环境,是绝不可能出现百花齐放的足球景象,更不可能诞生任何一支百年俱乐部以及背后千千万万的球迷世家。
加泰罗尼亚人瓜迪奥拉为什么会说“对巴萨而言,西甲联赛冠军比欧冠更重要”?因为压制皇家马德里,远比征服欧洲更爽快。
09/10赛季意甲最后一轮,为什么拉齐奥球迷会为国米攻破自家球门而欢呼?因为那意味着国米离冠军更进一步,而同城死敌罗马正是国米的冠军争夺者——他们为死敌的冠军落空而呐喊。
‘拉齐奥球迷嘲讽丢冠的罗马’
中国职业足球起步非常之晚,球迷的养成就更是落后于欧洲球迷不下两个时代。
就拿上海上港而言,由于进入中超过晚、但球队崛起过快,加之同城坐拥着一座体量庞大、舆论影响力磅礴的申花,上港球迷多年来被讥讽为“成绩球迷”、“油粮米面球迷”已是老豪门死忠们的惯性侃言。
但就上港球迷在中国足坛的历史阶位,难道不恰恰雷同于中国球迷在世界足坛的历史阶位吗?
将视野放大,当嘲讽后起之秀的严格自身建设为“小题大做”时,是否也是给自己未来在国际层面的进步,套上了自造的枷锁。
如此背景下,中国的球迷阶群理应朝着专业化的业态努力迈进。至少,绝不可以“得过且过的吃瓜观众”式的态度,对待脚下的看台——以及你对面的看台。
中国足球的落后是全方位的,首先或许就从无知无畏的球迷开始。
‘无语’
当球迷自己都在漠视看台文化建设,并淡化斗争和仇恨着力层面的‘匠心’,又如何去要求中国足球行业里的其他因子,如管理者(中国足协)、如经营者(俱乐部资本)去做到职业和优秀呢?
我们总说“我们的足协不如欧洲日韩的足协、我们的俱乐部不如欧洲日韩的俱乐部”………
那么,我们的球迷呢?比得上欧洲日韩的球迷吗?
‘吴语区特殊地域文化,造就奇景’
所以,中国足球想要提升,或许同样是全方位的,或许同样要从球迷开始。
在这个时候,出现了这么一个,不那么“无知无畏”、相反非常“较真严肃”的球迷新闻事件,难道我们不应该支持本次事件中的主角——天狼星吗?
在足球看台,仇恨与敌视,这一情绪的侧面,往往意味着敬畏与尊重。
中国足球,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