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丰文率中国足球第一次走向世界 是纯粹的足球人

2020-10-28

  稿件来源: 葛爱平评球 葛爱平评球

  昨天,突然得知高丰文去世的消息,感到非常地突然。就在几年前东亚队庆功宴会上,还与应根宝邀请专程赶来的高丰文握手交谈。老高给我的印象是满头浓密的银发,精神矍铄。

  初次对高指导有印象,还是他带队参加1983年墨西哥世界青年足球锦标赛。虽然那届比赛中国队小组没有出线,但是给电视机前的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打入墨西哥决赛圈前,中国青年队在亚洲区预选赛上横扫对手,小组赛4比0胜香港队,2比0胜韩国队,3比0胜马来西亚队。亚洲东区半决赛1比0胜泰国队,决赛1比0胜朝鲜队。

  亚洲区决赛2比1胜伊拉克队,1比1平韩国队,1比1平阿联酋队,以不败战绩进军墨西哥世界赛,也是中国第一支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队伍。

    现在来看,这样的战绩几乎是做梦都想不来的,但当时却是实实在在的。

  高丰文的名字,也就从那时起,在人们的心目中印下了。

  墨西哥小组赛,首战0比5负阿根廷队,次战2比3负捷克斯洛伐克队,最后一战3比0胜奥地利队。

  虽然小组没有出线,但是这样的成绩单,仍足以令现在的同行们汗颜。

  当年的队员,现在也都年过50了,有的仍然活跃在足坛。他们是:傅玉彬,贾秀全,郭亿军,麦超,山春季,胡一俊,陈方平,朱平,王军,段举,柳海光,李华筠,李勇。

  这一届国青队在高丰文的带领下,给当时因世界杯亚大赛区预选赛附加赛输给新西兰队,失去最好的参加世界杯机会后灰暗的中国足坛带来了光明。那时人们纷纷进言,强烈要求将这支队伍完整地保留下来,让高丰文一直带到国家队,参加下一届世界杯。

  当然,这一要求因为不现实而没有被采纳。但是在苏永舜之后,人们记住了另一位教练的名字:高丰文,尽管他还是青年队的教练。    

  高丰文,也一度成了中国足球迷和媒体的议论中心。他带的队员,后来也都成了各地方队的主力。

  之后,高指导在1985年带领中国少年队参加在中国举行的首届国际足联16岁以下(柯达杯)世界足球锦标赛,并进入前8名,一年后,他正式担任国家队主教练。

  高丰文的国家队主教练们位置,是经过艰难的竞争获得的。

  那时,辽宁队在中国足坛的实力占压倒优势,有一种舆论认为应该采用一些国家的模式,直接由联赛冠军队代表国家队参加国际大赛。

  当时,正值曾雪麟带领的国家队在北京1比2输给香港队,在世界杯亚洲区预赛小组赛上被淘汰,举国震惊,国家队群龙无首,足协主席年维泗亲自兼任主教练,高丰文担任他的助手。

  开明的老年见此,便毅然决定,由李应发带领辽宁队,组成国家白队,除辽宁队员以外的国家队成员组成国家红队,两队打擂台,交锋5 场,胜出者代表国家队。

  以现在的思路和眼光,这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但当时确确实实就是这样的。

  当时的辽宁队有多强?仅前锋就有7名,谁上去都一样。每次比赛前主教练李应发最犯难的事情,就是这场比赛让谁上?

  相比之下,国家红队队员虽然来自各队,但配合和实力方面,比较辽宁队并不占优势,有些位置甚至还要弱一些。

  年维泗虽然是主教练,但具体训练和比赛指挥,都交给助手高丰文。

  老高当时就像一个勤勉的打工仔,平时言语不多,对记者更是金口难开,只顾把所有精力放在带队上。

  红白之争从重庆打到武汉,5场比赛结果令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国家红队5比0获全胜。这一下,要求冠军队代表国家队的声音哑了,红队获得了理所当然的权力,年维泗也顺势将主教练的重任,交给了高丰文。

  这里,还有一段插曲:

  当时与高丰文呼声同样高的还有上海队主教练王后军。

  王后军带领的上海队打法漂亮,进攻犀利,本人又善于钻研世界足球的新走向,也为年维泗看好。

  在结束了与白队的比赛后,国家队到上海进行集训,与上海队打了几场比赛,互有胜负。老年也借此机会专门对王后军进行了考察,最后还是决定让高丰文接班。

  从此,高丰文一直带队到1990年北京亚运会。这4年给高丰文带来了他足球生涯最最难忘的人生经历。

  高丰文任内经历了4个重要赛事:亚洲杯,奥运会,世界杯预赛和北京亚运会。

  亚洲杯交了一份亮丽的答卷,半决赛与韩国队拼到最后,最终未能进入决赛。如果不是裁判误判,将王宝山的头球攻破大门判作无效,中国队再进一步是完全可能的。

  奥运会亚洲区决赛主场0比1不敌日本队,客战日本队2比0获胜,中国队第一次进入奥运会决赛圈,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队唯一靠实力打进奥运会的一次(北京奥运会东道主身份)。

  世界杯外围赛最后3分钟被卡塔尔队硬拖下飞往意大利世界杯的飞机;北京亚运会四分之一决赛0比1不敌泰国队,高丰文也就此卸下了国家队教鞭。

  关于高丰文的议论和批评,从他担任国家队主教练之日起,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主要是针对他的带队风格和打法。

  当时国家队主力阵容中,北方硬朗球员占多数,当时的上海队以华丽的进攻打法吸引了很多人,他们问,为什么国家队不多吸收技术型球员?为什么国家队打不出诸如上海、广东、辽宁队那样的漂亮进攻,而只是像一群工兵,在场上除了跑,还是跑?

  必须承认,  我也是批评者之一。

  当时上海队进过国家队的队员也不少,柳海光、秦国荣、鲁妙生、李中华、唐全顺等等,但除了柳海光,其余都很快就回来了。为什么?有的是踢的位置原因,有的则是跟不上国家队的体能训练。

  当时的中国足球,踢球的作风偏软,技术型足球是好看,但是要禁得起对抗,就不容易了。而联赛对抗的强度并不太高,与国际赛场上诸如韩国队的比赛强度还有很大距离。

  高丰文带国青队打过世青赛,带国少队打过世少赛,对国际比赛的强硬度更有体会。因此,地方队球员被招入国家队,首先需经过体能训练的考验。

  这也不是专门为新国脚开设的体能课,而是让他们跟着国家队一起训练,看看能否跟得上?

  年维泗在高丰文和王后军两人中最后选择了高丰文,可能也是出于这种考虑。

  现在的俱乐部队在体能训练上都抓得很紧,比赛节奏也很快,国家队集训并不需要另给球员补体能课,而在当时,就是这样。

  高丰文在世界杯预选赛和北京亚运会的失败,并不是他的训练思想问题,应该也与他临场的指挥有关。毕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对教练员也是一种考验。

  在新加坡的世界杯亚洲区决赛上,中国队连续两场在领先一球后被对手连扳两球落败,先是阿联酋队,后是卡塔尔队,而后一场输得更是可惜,中国队即使打平也能出线,但最后3分钟连丢两球,反映了这支队伍从教练到球员重要比赛经验的欠缺。高丰文后来也说:如果再有一次,这样的错误不会再犯了。

  可惜,没有“再一次”了。

  高丰文离任后,中国队经过几番换帅,最后米卢上任,带队冲入2002年韩日世界杯决赛圈。

  当记者时间久了,看比赛多了,耳濡目染,也稍稍入了行。知道足球比赛并不是踢得漂亮一定能获胜,牵涉到的因素太多,其中很重要的就是体能。

    渐渐地,我也理解了高丰文为什么对体能训练抓得那么紧,说实话,没有足够的体能支持,中国队在亚洲杯上与韩国队打不到那么紧张和激烈。许多重要的国际比赛,精神上和体能上压力很大,如果没有足够的储备,撑不到最后。

  当时的现实是,国内联赛的比赛强度,与国际比赛相差很多,因此国家队不得不如此。

  当然,高丰文也并不是体能教练,他也有很多战术上的大胆运用。比如,中国队在世界杯预赛小组赛沈阳主场2比0力克身强力壮、技术优秀的伊朗队的比赛,就打得伊朗队措手不及。中国队两边突破,中路穿插攻门,便是战术设计的成功典范。

  高丰文平时对外界很少说话,尤其对记者更是基本上闭口不语,这对于媒体从业者来说,确实很犯难。但是他的所有心思,都用在球队上,对队员关心呵护,柳海光说起高导,一句:“他就像我的父亲”概括了所有。

  2001年10月24日,中国足协和沈阳世界杯组织部门共同举办庆功会,中国足坛老中青济济一堂,高丰文也参加了。这时的他,与过去看不出有什么变化,只是头发白了很多。

  我找到了他,对他表示真诚的道歉,说,过去因为年轻,对足球的理解并不深刻,有时对您有冒犯之处。

  老高爽朗地一笑:“说什么呢?我怎么不知道呢?”离开了国家队主教练的位置,他的性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过去健谈多了。那天我们聊了很多,过去他带队的情况,现在的职业联赛,都是话题。

  我问了他的近况,他不愿意去带职业俱乐部队,现在在做抓小孩子的事情,感觉很好。

  后来在上海与高丰文又碰了面。他还是那样子,身体笔挺,气色很好,很有精神。

  再后来,就很少有他的消息。我也知道,高丰文向来不太爱热闹,静下心来做自己喜欢的事。但没有想到的是,这一静,居然就不声不响地走了。

  回想与高丰文接触的那些经历,是那么地清晰,简直就是发生在昨天。如果有人问我,你印象中的高丰文,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我的回答是:高丰文是一个纯粹的足球人。

  点击头像,可选看我之前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