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6
稿件来源:全国校园足球暨体卫艺官方
“一有考级制度,大家就都‘玩命’了,不顾后果、甚至不择手段的去做,忽视了孩子的身体健康和身心发育。”谈及此间公布的《3-6岁儿童足球活动负面清单》,校园足球专家张路在接受采访时感慨,官方制定的这份清单“非常有必要,也非常合理与及时”。
2018年5月31日,“全国幼儿足球万园工程”捐赠仪式在北京市昌平八仙庄幼儿园举行
14日,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3-6岁儿童足球活动负面清单》,这份清单共有8条禁令,包括禁止进行正式足球比赛;禁止进行成人化、专业化、小学化足球训练;禁止幼儿足球考级;禁止进行足球头球练习;禁止足球操等形式化表演;禁止所有负重的力量练习;禁止幼儿只练足球;严格控制运动时长和运动强度。
不难发现,这份清单涵盖了诸如“考级”、“足球操”等不少此前在幼儿足球、校园足球中被诟病已久的问题。官方此举意味着什么?它又将怎样影响“足球从娃娃抓起”?校园足球专家、著名足球评论员张路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表示,这份清单的出炉可谓正当其时。
“(我们之前)在幼儿足球领域没有成熟的经验,也不清楚规律,不知道孩子能承受的强度有多大,孩子练多长时间合适,能跑多少距离,所以很容易跑偏。过去有过按照成人化方法让孩子训练和比赛的教训,对孩子伤害很大,是潜在的危险”。
张路表示,按照规律,在幼儿和儿童阶段,体育运动首先要保证孩子身体的正常发育。如果过量训练,不但不能让孩子正常发育,反而有负面影响,比如个子长不高、心脏出现问题等等,得不偿失。在他看来,这份清单就是在告诉幼儿园和家长不该干什么,这是对幼儿足球负责的态度。
进行足球运动的孩子们
在8条禁令中,包括此前被外界诟病已久的足球考级。翻阅之前的报道,这一概念早在7年前就有所提及,更有部分城市近年将足球考级纳入到校园足球中。
张路认为,考级是一种功利性的行为,如果因此不计后果地让孩子们过度投入、过度训练,对身体和心理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2018年北京市校园足球特色校(传统校)联赛在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馆落幕。葡萄牙著名足球运动员C罗前来观战并为各组别获奖冠军颁发奖杯。
张路说道:“在自己目睹的幼儿足球领域,功利行为并不鲜见。我曾经告诉某搞幼儿足球的机构一定要控制强度,别搞比赛、别功利。人家当时说没问题,就是培养兴趣。但过了半年,人家过来跟我说‘控制不了’。原因是家长不干,家长说‘瞎玩我们也会,给你钱就应该练出一些东西,打比赛打出成绩来’”。
面对幼儿足球的误区他感慨,“一些家长恨不得孩子3、4岁就练得跟梅西似的,而社会上很多机构要赚钱,赚家长的钱就要满足家长的需求,所以最后就导致大强度练习。时间长了,孩子的发育会有不良影响。这种影响短时间内显现不出来,但很可能在10年、20年后显现。家长不知道这会对孩子有负面影响,总觉得多练总没坏处”。
幼儿园的孩子进行足球游戏
谈到幼儿足球到底该怎么开展,张路直言不讳地表示,搞幼儿足球要慎重而行。“从培养球星的角度来说,10岁以后再练一点都不晚。如果让孩子从游戏、锻炼身体的角度出发,搞幼儿足球就没问题。让足球进入到课程里就好,给孩子们几个球,愿意踢就踢,愿意拍就拍,自由的去玩,孩子高兴就可以了。非得把幼儿足球和训练必然联系起来,去过多干预,他就不是自由游戏了”。
“权威足球教材说得非常清楚,孩子7、8岁之前,就是跟父母玩,他们的教练就是自己的父母。9、10岁才是他们的老师,11、12岁才是教练。6岁以下没提过,至少我没听说国外有幼儿足球训练教育”。张路表示。
小学校园中接受训练的孩子们
那么,幼儿足球这份负面清单,是否也应该在小学阶段的校园足球中实行?面对记者的提问,张路认为非常有必要,在他看来,国内小学足球同样存在过度训练的问题。
张路说,目前欧洲足球先进国家、以及近些年开花结果的日本足球中,接受业余训练的小学生每周仅进行2次训练,每次不超过1个半小时,每个周末踢一场比赛。初中生则是一周练3次,每次1小时15分钟,每周末打一场比赛。至于国外职业队梯队的孩子,每周练4次,周末打一场比赛。
而国内是什么情况呢?张路说:“很多校队采取每天训练的方式,有的甚至一天两练,最多的一天四练,非常不合理。这些孩子一个都练不出来,而且学习也荒废了。我们国内的足球运动员为什么文化水平低,就因为从小这么练,有什么必要呢?”
张路曾做客中新网,畅谈校园足球发展问题
张路曾经也是一名足球运动员,他引用了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我小时候就是瞎踢,12岁上业余体校之后才开始接受正规训练,其实一点都不晚,学习也没耽误”。
张路坦言:“能不能走职业道路,不在于走得早或者晚,也不在于练得多还是少,主要还是在于有没有天赋。有天赋12岁练也没问题,没天赋3岁练也练不出来。而且练得早的话,反倒还有可能摧残天赋”。
来 源 | 中国新闻网
主 编 | 承 欢
编 辑 | 易婉婷
编 审 | 崔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