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总局强调2万块社会球场开放 不是用来养草的

2020-08-03

  稿件来源:足球报

  记者程善报道  

  7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体育总局组织召开视频工作会议,听取有关地方的工作汇报,总结前一阶段社会足球场地建设的成效、经验和不足,部署下一步工作。会议着重指出,已建成的足球场绝对不能出现足球场大门紧闭、“养草皮”、“足球场禁止踢球”的现象。

  球场是用来踢球的,不是用来养草皮的!不能禁止踢球!这样的要求听起来滑稽和荒诞,但却并不是无的放矢,就在前几天,陕西西安的红旗体育场被网友爆料,球场贴出通知,称“7月15日起禁止进入球场踢球”,理由是出于活动人员安全考虑。虽然想要入场的球迷跟球场方面交涉过,因为安全原因禁止一项体育运动是不合理的,这么大的球场不能踢球是资源的浪费,也阻碍了足球运动的发展。可球场工作人员表示,不让踢球是怕踢伤休闲遛弯的小孩,他也知道规定不合理,但是只能执行。

  这个爆料引发了球迷的广泛争论,多数人当然是从球迷苦于没场地踢球、却有大量建成的球场闲置、资源严重浪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国家为了落实《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50年)》确定的“十三五”期间改造新建社会足球场地2万块的目标任务,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代价,如果造出来的球场都用来养草皮,不仅是巨大的浪费,也会影响到全民健身运动的进一步深入开展。

  《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50年)》确定的“十三五”期间改造新建社会足球场地的目标是2万块,为了确保目标如期完成,2019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启动实施专项行动,旨在通过“中央出资金、地方出政策、企业出服务”的方式,推动破解“用地难、筹资难、运营难”等瓶颈问题,努力缓解人民群众“望球兴叹、一场难求”的矛盾,专项行动已确定两批共41个重点推进城市。截至2019年底,“十三五”期间新增社会足球场地16150块,为总目标的81%。其中,西藏、宁夏、内蒙、天津等4个省份已经提前完成目标任务,青海、浙江等两个省份已经完成目标任务的90%以上。下一步将确保202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的3200多块社会足球场地按期开工、如期完成。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已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31.5亿元,重点支持社会足球场地建设,资金总额和项目数量较去年分别增长287%、322%。

  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建设球场,当然要保障充分利用。在7月30日的会议上,相关同志通报了全国社会足球场地设施建设的总体进展。各地要求认真开展社会足球场地建设任务自查自纠和全面验收工作,重点自查球场的性质、数量,还有开放情况,会议强调,各地要将已建成的足球场充分用于举办足球赛事、推进全民健身和发展足球产业,建立对社会开放的长效机制,做到运营机制灵活、活动内容丰富、存量球场用足,绝对不能出现足球场大门紧闭、“养草皮”、“足球场禁止踢球”的现象,确保社会足球场实现高效利用。各地要再接再厉,立足自身实际情况,做好项目的谋划和储备,在“十四五”时期继续推动社会足球场等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

  如何管控已经建好的球场不会被闲置?据介绍,近几年,相关部门建档立卡,摸清底数,建立“月度统计”制度,为全国每一块社会足球场设置唯一身份代码,并动态更新足球场地增减变化情况,做到“底数清”。同时根据常住人口等因素确定各地到2020年应建社会足球场地数量,指导各地编制建设规划,细化到每一块场地具体位置和建设时间。与此同时,相关部门明确各省级政府副秘书长为第一协调责任人。按月通报各地任务进度情况,对进展缓慢的省(区、市),通报至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这也意味着,球场的对社会开放问题,也可以通过这个渠道来进行监控。

  此前被网友爆料的西安红旗体育场,也在经过研究后,决定实施定时开放。而国家发展改革委、体育总局组织这次视频工作会议的召开,将确保今年内全部完成的2万块社会足球场地按照规定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