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3
稿件来源: 马德兴 德兴社
在千呼万唤之中,中国足协终于在7月1日通过官网正式对外宣布:2020中超联赛将于7月25日重启!不管是球迷还是中国足球人都无不为之高兴,尽管因疫情导致中国足球被迫停摆开始,重启一事始终牵动着各方的神经,且期间也曾有诸多传言,更有对中国足球各种不满与批评,但最终中超联赛还是如愿重启了。不过,疫情之下重启中超,对中国足协乃至整个中国足球而言,又将是一次“挑战”。
①失去被“抄作业”机会实属无奈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一切。相比而言,由于抗疫工作及时、得当,国内的疫情很快得到了控制,可以说,中国为世界提供了宝贵的抗疫经验,也就是“抄作业”的机会。在全球足坛停摆之际,假设中超联赛能够迅速重启的话,不仅令中超联赛在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度将大幅度提升,更为全球提供了第二次“抄作业”的机会——如何更好地重启联赛。但遗憾的是,中超联赛错过了这样的机会。譬如,像韩国K联赛在5月9日就全面重启,无论是从网络传播效果、转播收入等多个方面,全部都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着实令人羡慕。
不得不说,中国的国情包括实际的运行情况、对足球运动的认知情况等等,决定了中超联赛很难为前提国家和地区提供“样板”、成为“作业”的抄袭对象。虽然足球人会认为生活中离不开足球,但对更多的普通人来说,足球在日常生活中完全排不上号,更不可能成为一种“刚需”。或者更直白地说,足球在中国的社会现实地位不高,更多的时候必须要“让位”其他,就不可能超越其他事务。因而,这种现实的社会地位也就决定了更多人不可能意识到足球所拥有的更为广阔或更深层次的意义与价值。
而在欧美,足球不仅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更是某种“刚需”,是骨子里根本就不可或缺的。因而,社会生活秩序稍稍恢复,足球便首先重新进入老百姓的视线,更成为各国政府要员们争取民心的一个重要方式,强调重启联赛可以“提升整个国家的士气”,对社会日常生活的恢复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但是,因为足球在中国的社会地位不高,因而也就无法站在更高、更广的视野上去看待与认识。自从疫情以来,我们在抗疫、防疫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让中超联赛尽快重启,只能是更进一步佐证这一点,而且也是最有效的办法、最便捷的途径。足球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只是一个体育项目、竞技项目或者是所谓的产业项目,而是全球、全世界老百姓都更容易接受的“介质”。甚至可以说,一场足球比赛所起到的传播效果远超过宣传工作者的诸多努力。
所以,中超直至现在才重启,真正让人遗憾的其实不是失去了一次“被抄作业”的机会,而是我们错失了一次利用足球联赛来更进一步宣传抗疫胜果的机会。但不幸之中的万幸,中超联赛最终还是得以有机会重启,这远比被迫取消要强出太多。
②不是足协不努力,实因受限太多
中超联赛迟迟未能重启,除了国家和地方防疫的需要之外,还有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即便是如今已经宣布重启了,因为被迫采用有别于以往的赛制,也依然将面临一系列严重的挑战。
譬如,像“赛会制”的问题,相信即便是中国足协的内部人士从上到下都很清楚,这与职业联赛主客场双循环赛制属于背道而驰,虽然欧美各国甚至临近韩日等亚洲诸强在内,在联赛重启之后,没有一个像中超那样改变赛制的,依然实施的还是主客场制。但在现阶段,国内根本就不可能实施。如果中国足协递交复赛报告时,报告中强调采用主客场制,涉及到球队与人员的流动,根本就不可能获准开赛。这就是中外有别之处。所以,为了能够重启,无奈之下只能采用这种赛会制的方式。这就是我们所面临的现实。
而在不得已采用赛会制的情况下,场地选择又成为一个大问题。当初之所以选择广州与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这些大城市的球场有保证、草坪有保障。如今改到大连和苏州两大赛区,而且也已经确认将使用各三个球场,另外还有一块备用场地,可令人尴尬的是:由于比赛因为白天过于炎热、需要安排在晚场进行,这就需要体育场的照明必须达到相关标准与要求。而且,夜场的转播也对球场内的灯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是,这两个赛区中的部分球场就是无法达到要求。于是,只能紧急装置,以确保在联赛开赛之前能够完成相关工作!
这就是中国足球场地情况的现实。而且,相比而言,大连和苏州还算是足球基础相对不错的,特别是像苏州还在2018年1月份主办过亚洲U23锦标赛。于是,我们也就不难想象国内其他城市的球场情况了。而这其实何尝不是从一个侧面反应出足球在国内社会地位之低?未来,随着联赛的开启,期间又会遇到其他什么情况?没有人可以预知,但这两个赛区在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里连续如此高频率地使用草坪,临近尾声时能否依然能够维系开赛之初时的情况?这恐怕依然还是一个未知数。
不止如此。7月底开始,全国范围内气温明显升高,普遍进入了盛夏。虽然考虑到了天气问题,将比赛安排在夜场。但在如此高温下连续进行比赛,是否会出现其他情况?同样没有人能够给出明确的答案。西亚的阿联酋之所以取消2019-20赛季的联赛,很重要就是因为8月的天气实在难以忍受,不利于球员的健康。而沙特定于8月初重启联赛,国内反对声音也不少,原因也恰恰是因为正值盛暑之时,球员的健康将成为一个大问题。所以,对中超联赛来说,这同样是一大挑战。
除此之外,两大赛区尽管以往承办过的足球赛事不少,但以单场居多。而这一次,两个赛区各有八支球队云集,每支球队不管是在饮食、住宿、训练等各个方面都有各自不同的习惯与要求。而且,目前又是疫情之下,滞留的时间相对较长,最少也会在两个月左右,长则有可能达到三个月。两大赛区能否在这期间确保满足各队的需求,并顺利完成任务?这是对赛区办赛能力的又一次严峻考验与挑战。当然,中国足协也为了确保中超联赛的顺利进行,在端午节之前专门成立了七个保障小组,包括防疫组、竞赛组、后勤保障与接待组、商务组、媒体转播组、裁判组等,不过,最终恐怕还是取决于实际效果。
③外战存变数 诸多细节仍待敲定
尽管中超联赛已经定于7月25日重启,但联赛诸多细则问题尚未明确,中国足协已经确定于7月7日在上海再一次召开中超俱乐部老总会议,届时就诸多细节问题展开研讨,并将最终确认相关规程、规则。
譬如,今年中超联赛确定将以5月中旬第一次俱乐部老总会议期间所公布的“常规赛+季后赛”方式进行联赛,且第一阶段“常规赛”中拟定的“蛇形排列分组”方式也不会有变化,依然将分成两个小组,分别在大连、苏州赛区进行首阶段双循环14轮比赛。这之后,按照积分排名,然后进入第二阶段也就是“季后赛”阶段。但“季后赛”如何打?目前并不能确定,其中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亚冠联赛以及世界杯预选赛40强赛都存在着一定的变数,赛程有可能因实际情况发生变化而不得不进行调整。
按足协的设想,第一阶段比赛结束时为9月中下旬,因10月8日、13日有世预赛40强赛,所以可以安排国家队展开集训、为世预赛进行准备。之后,因亚足联安排的亚冠联赛东亚大区的比赛将在10月中下旬进行,中超四强正好可以去参加亚冠联赛。中超四强完成亚冠小组赛和1/8决赛后,国家队因需要备战11月12日、17日的两场关键性世预赛而重新集中。换而言之,第二阶段比赛有可能会在11月中下旬才会展开。但一旦疫情有反复,亚洲范围内的比赛无法进行,则意味着中国国家队无需再去参加40强赛小组赛,亚冠联赛也无法正常展开,则9月中下旬第一阶段比赛结束后,第二阶段比赛将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安排。于是,“季后赛”究竟何种赛制?自然存有变数。
此外,各队外援、外教的归队情况不一,有部分球队提出应该取消升降级。而考虑到实际情况,足协从整个联赛品牌的角度、竞技性的角度,从整个三级职业联赛发展的角度,否决了这个动议,毕竟取消升降级将直接打击中甲、中乙俱乐部的积极性。所以,足协采取的一个变通办法就是“可以考虑适当减少降级名额”。但这个“适当减少”究竟是减少几个?同样没有定论。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将在下周的上海老总会议上展开研讨。
对中国足球来说,疫情之下能够重启中超联赛,无疑具有某种象征意义。但中超回来了之后,对各方其实都将是一次严峻的挑战!
机遇
中超联赛终于要重启了,中国足协已经在7月1日宣布定于7月25日全面展开。这当然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但高兴之余,现实却让我们意识到:或许我们再也回不到过去的那个中超了!疫情之下的重启,对中超联赛本身而言面临着诸多全新的挑战,但某种程度上更是一次全新的机遇。如何把握住这样的机遇?不仅仅是中国足协乃至更高的管理部门需要思考的,众投资人、关注中国足球之人需要全面反思。
短期难以回归以往
中超联赛虽然已经宣布重启,但疫情之下,想要回到疫情之前,至少短时间内恐怕没有可能了。一个最简单的现实情况,受到疫情的影响,联赛重启之后遇到的最大的现实就是比赛不得不空场进行,球迷年内恐怕很难有机会进入球场观战。像职业化这么多年来一直所坚持的主客场制,也因为防疫抗疫的需要而不得不变成了赛会制。这当然与职业联赛本身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但却是现实情况下无奈的最佳选择。实际上,不仅是国内的三级职业联赛至少年内将在空场情况下完成,即便是未来的世界杯预选赛40强赛重启,按照国际足联以及亚足联的设想,比赛也将在空场情况下展开。理论上,中国队拥有“三主一客”的优势,可现实因为球迷无法进入现场观战而让优势荡然无存。
球迷无法到现场为自己的球队加油助威,记者现场采访也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据了解,一方面,今年中超联赛采访的记者人数将明确进行限制,这是疫情的现实所决定,也很容易让人理解。另一方面,记者的工作方式、工作环境也将发生巨变。譬如,以往正常的赛前新闻发布会、赛后发布会等都将因为疫情而不得不取消,记者也将失去在发布会上直接提问主教练的机会,而改由主持人问一下无关痛痒的问题。赛后混合区采访同样也将不复存在,这当然也是防疫的需要。所以,中超联赛重启之后,记者或许只能是观看转播、根据转播画面进行简单的描述与分析,与球迷所能够看到的、听到的其实已经毫无区别。唯一的差异就是:球迷不用赛后动笔;记者则需要赛后动笔。但是,这样的记者还称得上是“记者”么?
中超确实是回来了,但却难以回归过去了!不仅仅是足球,全人类的生活都因为疫情而完全被打乱了,N多科学家都已经发出了这样的呼吁,即希望人们能够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生活已经很难恢复到疫情爆发之前的那种状态下,即便是疫苗出现并投入实际使用,人们也需要做好长期与病毒共存的准备!所以,想要让中国足球回到2020年之前,可能性很小甚至基本没有。
②资本大潮全面退却
中超“回不去”了,前面所提及的仅仅只是外界很快就将见证的,而且也只是表象而已。所谓的“回不去”了,真正所指恐怕还是过去10年来“资本主导中国足球”发展的这种模式恐怕已经难以为继。所谓“退潮后才知道谁在裸泳”,为避免被人看见自己“裸泳”,在潮水完全退下之前先赶紧先撤!这种形势与趋向在2020年上半年已经展现得异常清晰,对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直靠“烧钱”撑起门面来的中国足球来说,下一步又该走向何方?
21世纪已经经历了两个十年。中国足球在这两个“十年”的起始之年似乎总会经历大事件。上一个“十年”中,恒大集团在中国足坛反赌扫黑之后全面收购原广药队,开启了中国足球全面“烧钱”的时代。短期之内,“砸钱”确实是在成绩方面有所提升,特别是俱乐部在外战方面表现得最为突出。亚冠赛场上,中国球会在亚冠创办之后仅仅只有两次进入到16强的机会;而在“10年代”末,中超因为亚冠联赛中的成绩不俗,已在亚足联技术积分排名表上荣升第一。只是,无论国内外足坛人士,都直言那是“砸钱引进世界大牌”的结果。所以,如今的国家队也不得不依靠归化政策来维系发展。
“抄底砸钱”,从企业与公司的营销策略来说,恒大是成功的。但对中国足球整体而言,却引领中国足球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十年来,大资本全面介入中国足球后,原本基础孱弱的中国足球提前跨越进入了“大资本垄断行业”。凭借资本的力量,加上相关管理部门的非市场力量推动,很快让中国足球看上去是进入了“高发展与快发展”阶段,其基本特征就是“大集团化”、“大资本化”、“高集中化”,最终是走向“寡头垄断化”。今年以来,迄今为止累计22家中超、中甲、中乙以及中冠俱乐部先后宣布退出,某种程度上就是因为这些中小俱乐部以及背后的中小企业因为运营成本居高不下、难以承受重负,最终只能血本无归后宣布退出。
疫情之下,虽情况特殊,而且中国足协也有相关政策的规定与限制,但一个现实情况是:中超各队新面孔外援不多,即便有也是那种相对“价廉物美”的外援。譬如,像上港队新引进的洛佩斯,普遍反应这样的外援更“值”。即便是像恒大本身,今年以来受到疫情是一个方面,但在整体策略方面“减负”似乎成为了首选,像几名老队员离队,不收转会费看上去好像“亏”了,但因为无需再承担这几名老队员的高额年薪,一年光省下的薪水就不是一个小数字。而部分俱乐部提出今年取消升降级制度,其背后真正的目的恐怕就是“甩包袱”,一旦取消了升降级,队内的身价超高的外援就可以在合同尚未期满的情况下赶紧出手。至于像同样有豪门之称的山东鲁能俱乐部进行股权变革,固然有落实国家相关政策的原因,但“烧钱太多”恐怕同样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原因。
“烧不动了!”这是中超俱乐部普遍的感慨,疫情某种程度上是进一步加剧了这种情况。不仅仅是国内足坛,整个世界足坛其实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像国际足联主席因凡蒂诺在上月中旬致函各会员协会时,就明确呼吁:建议引进“工资帽”以及“转会帽”,明确提出了改革转会制度的要求。而且,国际足联已经着手展开这项工作。德国足坛名宿、拜仁慕尼黑俱乐部主席鲁梅尼格在因凡蒂诺发出呼吁之前,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希望让足球产业“回归理性”。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一次疫情的爆发对中国足球而言,未必就全部都是坏事,为当下中国足球如何走出“金元足球”提供了一次难得机遇。
③ 疫情下重生的机遇
疫情给中国足球所带来的冲击当然是显而易见的。中国足球在2020年上半年几乎处于停摆状态,也未必就不是一件好事。过去这么多年来,中国足坛一场比赛接一场比赛、一个赛季接一个赛季地不断向前转动时,我们始终没有机会能够停下脚步来思考一些问题,即便是偶尔取得过一些不错的成绩,或者是一次次摔倒时,我们也没有静下心来思考过。无论是中国足球的管理者们,抑或还是拥有资本而奋不顾身地投身中国足球的老板们,虽然不断地在交替更换着,但每一位几乎都是置身之初雄心勃勃,随后很快就像是一个“救火队员”,到处不断地在扑火、救火,抑或像是一个“怨妇”,不管不顾地抱怨着环境恶劣、“水太深”,根本就不可能从整体的角度、战略的角度去思考中国足球的发展问题。
因为需要应付处理那些日常事务,也就没有时间去整理思路,对日常事务中所发生的展开系统的整理与分析,并进行一些前瞻性的思考、对未来做出预判,并在这个基础上提前采取一些果断措施,防止可能的情况再现。至于作为圈外人,无非也就是一些旁观者、看热闹者,虽然热议不断,但终究无法左右或影响中国足球的发展。但不管如何,中国足球这么多年来进步不大或者说是没什么进步,足球人只顾着眼前的工作,一味地被动应对,结果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取得的成绩也难以令人满意。各方都有此共识,只是原因则各执一词。
一如当下的“金元足球”。谁都清楚中国足球不可能再延续“砸钱”之路,需要真正依托市场、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那么,如何完善中国足球的市场机制?相关更高一层的管理部门究竟能否真正放权、愿意放权?这恐怕才是更需要思考的问题。这就好比关于“职业联盟”的问题,一拖再拖,缘何始终未能成立?究竟仅仅只是中国足协这个层面的问题?还是因为更高的相关管理部门不想放权而导致“难产”?
中超联赛即将重启了,但停摆了半年的时间里,我们是否静下来、停下脚步,思考清楚了某些问题、等一等我们的灵魂?就像中国足球这些年的发展已让人明确明显感觉到似乎方向不对了。不停下来、继续向前走,唯一的可能就是离目的地越来越远。这个方向到底是对还是错?有的时候,可能方向是对的,但眼前没有了路。停下脚步,看一看、想一想、找一找,也许就是山穷水尽疑无路了,也许就能避开盲目前进中的陷阱。如果想明白了,明确了方向已经不对,那就必须是果断调整方向。这就是中国足球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