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3
稿件来源:金雷 新民体育
东方体育大厦16楼,上海足协的新驻地。会议室的墙上,“服务足球,服务基层,服务社会”的标语,格外醒目。57岁的柳海光,打着发蜡,头势清爽地现身。“虽然离开很多年了,但我一直都关注足球。”下海经商,又重回足坛,柳海光已贴上上海市足协主席的标签。由他带领的新的上海足协领导班子,将为沪上足球事业发展打开哪些新的思路?柳海光接受本报独家采访,谈起他未尽的足球梦,这也是上海,甚至中国的足球梦。
个体有归属
问柳海光,业余时间还看球么?他回答:足球外要做的事情、关心的朋友也很多,时间排得满满的。他的人生轨道早已不止球场那点宽度。这可以解释,谈到上海足协的工作如何开展,柳海光多次提到“破圈融合”,对协会平台进行社会化打造。
新一届足协执委中,有来自政府机构、市总工会、新闻媒体、青联等方方面面的代表。这些新的力量充实进领导班子,从市场营销、财务法务、人力资源、媒体包装等方面为足协赋能。柳海光说,足球是全社会的足球,搞足球事业需要融入各种新鲜血液,“把各行各业的资源、智慧融合在一起,每个人都为足球着想,才能把事做好。”
上海足协现有100多家团体会员,下一步的计划,是开放个人会员注册。过去,社会足球各自为政,自己组织、自己比赛,成为足协会员后,每名会员将享受到足协定制的专业服务。柳海光打开手机上的一个文件,内容是委托专业公司为足协会员设计的产品图册,整整30页,从球衣、球鞋、综训服装到训练配件、器材一应俱全,而且每一款均按不同尺寸提供多种颜色的搭配。他透露,这个会员大礼包的定价,远比市场价来得低,“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多思考:能为别人带去什么。享受到更多的专业服务,会员才会产生归属感,全情投入足球运动,也带动更多人加入。”
而这么做的背后,是身为足协主席的柳海光胸怀抱负,“上海这样一座超大型城市,如果足球人口比例达到10%,有300万人经常踢球,足球水平还会提不上去么?”
02
受伤有保单
上海社会足球的赛事体系已经搭建起来,从上超、上甲两级联赛到打通业余、职业赛事的陈毅杯、延锋杯等老牌杯赛,为基层足球的发展提供了宽广的平台。但在推动足球运动社会化的过程中,各类比赛中屡有争议发生,焦点之一就是球员一旦受伤,治疗和误工的费用负担不小。相关案例柳海光收集了不少:比如球员骨折要做手术,植入一个钢钉就是上万元,有时用进口的不能进医保。而这些难题,足协可以来统一协调、解决。
“我们把这些赛事都纳入服务范围,足协有专业人士和保险公司洽谈,球员的保额提高到70万、80万元。这样一来,大家参加足球比赛不会再有后顾之忧。”柳海光还透露,针对足球爱好者不知道哪里有场地,或者场地条件如何,何时开放、如何收费,足协正请专业公司研发小程序,将来助球友一键轻松下单,“同时,足协计划给上海的足球场评定星级,争取做出属于足球的‘米其林标准’。”
上述市场化的服务落地,得益于足协撬动经济杠杆,这是柳海光推崇的办事方式。这些年从商的经历让他感悟,足球事业光靠足球人来做远远不够,要积极开拓、利用各类资源,“既然社会上认可上海足协这块金字招牌,我们就要努力把它擦亮,用足资源来服务足球,服务社会。”
03
孩子有球踢
2017年全运会上海队包揽足球项目金牌,近几年上海足协的多支精英梯队在全国赛事中夺冠,上海青训成绩突出。履新足协主席后,柳海光多次强调,这届足协的重任之一是抓实青训。这段时间,新一期上海青少年足球精英培训基地的评估工作正在进行,规模扩充为“8+8”——8家精英培训基地和8家培训基地。他解释,“设立两个层级,是为了将来扩大精英青训的平台,理顺人才层级输送的路径。”
他拿自己举例,“1981年,全国甲级联赛队伍八一队、广西队来上海参加‘东华杯’,我那时18岁,代表东华联队上场,3比2擒下广西队,1比0斩落八一队,一个人包办4粒进球。同样的年纪,现在的小球员经历高水平比赛、对抗的机会太少。”柳海光说,现有的市场化青训模式多是将球员出售给职业俱乐部,但这些小球员进了俱乐部的梯队,因为缺乏机会,能踢上去的很少,时间一长职业道路可能就此中断。他透露,足协正为优秀的青训毕业球员搭建平台,民营企业外,通过争取国资企业的支持,成立更多球队参加各级联赛,“一方面这样的球队财政上比较稳定;另一方面,年轻球员可以得到比赛和锻炼的机会,进一步提升自己,做好职业道路的衔接。”
04
教培有数据
搞青训,有好苗子,还要有好教练。为此,针对青训教练员供需不平衡、水准参差不齐的现状,足协要充当“裁判员”的角色,输出标准课件,引导各级培训机构规范化教学。这当中,远程监测和大数据库是推动教练员培训体系化的新驱动力。
“我们要求教练员按足协开发的标准教案和训练软件来实施教学。软件我们设计得很细,比如训练课上学员传球不到位,教练员可依照软件示范的内容,帮助他纠正脚法。球场的监控设备会将授课视频即时回馈后台,由专家组监督、评估。”柳海光透露,上海足协正在建立大数据库,记录并分析每个球员的技术、体能和实战数据,尤其是实战数据,如对抗赛中的射门成功率,用教练员经验加上科技手段,发掘真正优秀的球员,“哪怕再艰苦,我们还是会加强技术投入,这是为将来弯道超车提供可能。”
上任后,柳海光带领班子去了多家俱乐部梯队和青训基地调研,他坚持,足协要为青训机构提供适合生存的土壤,根据他们的需求,提供更多服务,“只要青训机构活得好,自然会有优秀的教练员在那里扎根。”
记者手记丨一条留言
新赛季,上海少了一支职业球队——去年降级的申鑫俱乐部因为财政无法支撑,退出中乙。柳海光的微信留言里,有一条是老朋友、中国足协秘书长刘奕发来的。刘奕跟他说:如果上海有6、7支球队在中乙、中甲和中超三级联赛征战,上海职业足球的基础才是打扎实了。这是两位上海足球人的共同心愿。
柳海光承认,申鑫等俱乐部解散是足球职业化后目前阶段难以避免的,俱乐部收入渠道单一,大多靠上级母公司输血,一旦母公司出现问题,就会受到较大影响,正因为如此,上海足协更要拓宽思路,为俱乐部和球员的可持续发展设计路径。
上月,柳海光专程去嘉定博击足球俱乐部调研,与区政府、区体育局等深度探讨如何在场地、资金、政策以及薪资待遇上对民营俱乐部进行扶持。嘉定博击俱乐部从一支民营企业的球队发展到中乙新军并拥有规模化的青训俱乐部,柳海光说,足协会把博击作为一个好的案例推广出去,希望能听取更多来自社会力量的建议。
同时,足协还会联合更多社会力量,让球员在退役、分流后接受技能培训。国内足坛在康复、数据分析师、球探等专业岗位上有非常大的缺口,如果球员能获得更多的选择,那么社会、家庭对他们延续职业生涯才会有更多信心和支持,足球产业的根基才可能真正牢固。根基牢了,才能起高楼。